2019
10
艺术活动2019/10/10 17:37:54
2019年9月3日至10月31日,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办“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展览展出文物307件,其中绘画作品109件套。三大展区中,西雁翅楼为“四时写生”,东雁翅楼为“寓情寄意”,正楼为“清雅逸趣”。从此展览出发,本文重新梳理一下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五代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先从两个人说起:四川成都人黄筌和江苏南京人徐熙。所谓“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即中国绘画史上对两位画派领袖的最佳点评。两位画家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最高成就。此后花鸟画风格开始分流,乃五代花鸟画宫廷与在野两种代表风格成熟的标志。两位画家借助各自的子孙,将成熟于西蜀与南唐的两种绘画风格传入北宋宫廷与民间。由于五代作品过于珍稀,故宫的“万紫千红”展自宋代花鸟作品开场。
从大唐皇朝走出的西蜀宫廷花鸟画,渗透着一种皇家气质。宫廷的审美形成了一种雍容典雅的标准,以代表画家黄筌的“富贵”为标志。画家们在造型上追求慎严精谨。注重客观观察物象,在艺术创作中努力不失去对物性及物理的把握。因此,画家在用笔上要做到工整严谨。以“格物”的精神记录下自然中真实的形象。此时的赋色要求沉着明丽。敷色前必先以墨色打底或其他颜色淡淡铺垫,以保证最后呈现的视觉形象在沉着中不失鲜艳,明丽中褪尽浮华。
黄筌《写生珍禽图》
另一路花鸟画的发展由徐熙引领。他大约于南唐被灭前去世。虽然家族与南唐三位统治者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但徐熙以“江湖处士”身份往来于朝野。由于他“识度闲放,以高雅自任”,加上江南地域文风所染,其花鸟画形成了“野逸”风格。“野逸”的概念,主要指画法,同时也有题材的因素。徐熙跟黄筌也有一致的地方,两位都重视写生。然而观察之后落于纸面之上时,徐熙则以“逸”的感受呈现他的不同追求。
徐熙 《芦雁图》
“逸”的本质,在于画家的品格。“逸”的表现方式为后代的文人画家提供了重要启迪。徐熙之孙徐崇嗣将“逸”的绘画思想及技法带入北宋。宋代皇帝重视院体花鸟画,与太祖赵匡胤“性好艺文”有关。宋代院体花鸟画,在宋代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织中达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尽管不像大唐那样有开疆拓土的气度,却另有一种内观于心的艺术意趣,有一番心闲自适的游艺之心。而黄筌的儿子黄居寀也成为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关键人物。他使发端于西蜀画院的画风在北宋皇家画院牢牢扎根。从宋代留下的大量佚名作品来看,大多以黄家为宗。